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週二課堂紀實(上) ── 給自己一個Pause鍵吧!



週二這期的課程讓我很有感觸,Autumn老師剛上完乃珍老師的Anusara immersion,所以把很多新東西跟想法放進這次的課程,也讓我趁機學了不少東西。
這期上過的課程主題有內外旋、Pause鍵、努力與臣服、陰與陽、ShivaShakti,至於還有沒有別的一時想不起來就算了(),由於想記錄以及補充的東西太多,所以我決定分三篇來寫。


當老師說這次主題是內旋與外旋時,當下腦袋裡冒出來的是「終於要講這個了!」其實這東西我從接觸瑜珈沒多久就開始聽了,但聽得懂是一回事,要應用在身體上並且了解其實需要一定時間的練習,我想這也是為何後來GQ老師跟Autumn老師都改用其他口令替代這兩個概念的原因;不過週二班有許多同學都練一年有了,我想確實是可以開始講這個部份。

老師拿了瑜珈繩來解說內旋,先將一端放在足弓底下,接著往後繞過腳踝,再往上繞到小腿,持續往上到大腿之後再沿著人魚線往後,簡單來說就是從足底不停的往身體中心線盤旋往上(),對應到老師平常的口令就是小腿往內集中、膝蓋微彎不鎖死、大腿往內往後的力量,這樣的解說方式我覺得清楚又好懂,有繩子示意就是不一樣;至於外旋就更好理解了,尾骨往前往上就是了,困難的地方是在於怎樣同時做到這兩者並保持平衡,因為有時為了內旋會把膝蓋內夾太多,而若外旋太多則會不小心壓到腰部,這就是需要練習的部份了,之後老師進一步講解了遇到前後腳分開的體位法時內外旋的使用方式,並在這個部份帶入了Pause鍵的概念,我真的覺得非常的棒。

老師說Pause鍵其實就是暫停,現代人的生活步調總是越過越快,常常忘了給自己一些喘息的時間,所以我們常常會說出國充電,其實就是讓忙碌的生活暫停一下,這也是為什麼現代人愛旅遊的原因。
「想想你的生活裡有沒有暫停鍵呢?即使只是一個偷閒的早晨或夜晚,能靜靜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一個暫停了。」
聽完真是心有戚戚焉,有時候即使要做的事情很多,我還是習慣悠閒的喝茶吃早餐後再去處理,這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充電跟放空吧。老師也分享了他去美國一百多天的經驗,最後告訴我們,把Pause鍵帶入體位法的練習裡,在這次的練習中隨時可以自行決定何時暫停,因為「瑜珈就是生活」。

        老師帶了很多前後腿分開的動作,弓箭步、英雄一、二、三角式等等,每當把樣子做的差不多時老師就會要我們按下身體的Pause鍵,先給自己一個內旋,讓兩邊大腿內側都往後轉,之後再加上外旋,讓後腳繼續內旋的同時給前腳一些些外旋,於是大家的骨盆開始轉正,而兩種力量互相拉扯又平衡的感覺讓我覺得又能做的更深入了,整堂課就在不停的暫停與內外旋體會中劃下句點,上完課覺得渾身舒暢,這種慢慢體會與覺察身體的練習方式真的很適合我。

        課後老師詢問了大家練習的狀況,大家都覺得內外旋不是很好理解,同時要做到並產生平衡很困難,我想這有幾個因素,第一是對身體的覺察還不夠強,第二是兩者的均衡感還沒有抓到,第三是初學乍練,總是需要練習的,所以老師也說慢慢來,以後練習中可以慢慢體會。這讓我想到當初跟著GQ老師學,老師也是在不停的Pause中一個口令一個口令的講,讓我由暫停練習體會自己的身體與內外旋的關係,我想我的基礎能比較穩固,真的要感謝至今所遇到的好老師們,因為他們給予我暫停的自主空間,所以我可以漸漸理解與學習使用自己的身體,相信週二班的大家在不斷的練習中也會了解吧!衷心感謝老師帶給我Pause的概念,也希望身邊的朋友們,忙碌之餘,別吝惜給自己一個暫停喔()
       





題外話:另外紀錄一點自己對於內外旋的理解,如果看不懂請自行略過(),其實內外旋最難的是找到兩者的平衡,這點也曾經困擾著我,但在開始比較會用邦達之後,我發現收邦達跟內外旋其實就某部份來說是一樣的,當大腿內旋尾骨外旋,兩者力量的交匯其實就是在會陰;當內旋創造了足夠的空間後,尾骨往內往上,兩者的力量會集中在身體的中心往上,而這其實就是在收邦達了,我想這也是為什麼GQ老師總是說這兩派講的東西都一樣,只是方式不同吧!當初是小堯問了我相關的問題,我告訴他說想像內旋跟外旋是兩種不同的水流,一起流進骨盆之後往上衝,上衝的力量就是收邦達;所以如果搞不清處怎樣讓兩種旋保持均衡,就想像讓兩個力量交匯後產生往上的力量就對了,反之如果懂的怎麼收邦達了,那就運用內外旋把力量收束起來往上帶,可以讓由下往上的感覺更強烈,當然這是個人體會也許還是有些問題,不過目前我是這樣練的,聽了不同老師的課程與教學,真的能夠相輔相成,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希望多接觸不同流派與老師的原因吧!


註:還是看不懂我在說什麼的可以參此圖,左邊紅色是內旋,右邊藍色是外旋,共同收束在下腹部的地方,就是邦達囉!